当前的就业形势怎么样?“双创” 大潮下, 层出不穷的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的发展状况如何? 民生冷暖, 党中央、 国务院时刻牵挂于心。
夯实民生之本。走进浙江义乌 “网上第一村”青岩刘村, 浓浓的互联网气息扑面而来。背靠 “全球小商品集散地”义乌的货源优势, 短短几年时间,青岩刘村村民开办的网络店铺数不胜数。 2015年日均出单量约7万单, 年销售额达45亿元……火爆的订单, 让这个几年前只有不到2000人的村庄人气骤增, 如今村里常年驻扎着20多家快递公司,电商从业人员达两万多人。
“网上创业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形态, 让习惯了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借助网络转变为网商, 对着电脑、 敲着键盘做起了生意,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发展问题, 还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青岩刘 “电子商务村” 发起人、义乌市江东街道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刘文高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 为了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 各地区、 各部门纷纷采取措施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 一方面加大力度支持新经济的发展, 拓展就业新空间,一方面改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千方百计稳定和促进就业。
在河南省商丘市, 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服务窗口, 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 致富项目、 技术培训等服务, 吸引更多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当地有关部门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期间, 发布辖区企业用工信息, 在企业和返乡务工人员间牵线搭桥, 实现返乡务工人员与企业岗位快速对接。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接连创历史新高,今年达到765万人。 针对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的情况, 人社部及早统筹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 组织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进一步加大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
来自人社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26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5万人。三季度末, 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4%的较低水平,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营造 “双创” 环境。在杭州有名的 “双创” 基地———“梦想小镇”, 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 产品未上线, 就获得数百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上线两个月,又获得1亿元融资……创业仅一年的APP公司 “空格”, 正在演绎着成长奇迹; 另一家公司青团社, 之前都发不出工资, 到“梦想小镇” 落户孵化后, 先得到了100万元启动资金,今年又获得5500万元风投, 作为全国首家免费大学生兼职和招聘平台,目前估值已经过亿元。
正如 “梦想小镇”的名字,一家家 “双创”基地、众创空间承载着无数人的创业梦想在全国各地应运而生。
———在海南省三亚市,海南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了企业培训、推介路演、天使投资、挂牌上市等 “一站式”服务,入驻接受孵化的企业累计已达260家。
———今年以来, 河北省加快“双创” 示范基地建设, 与北京等地共建保定中关村创业大街、北大中电科技园等 “双创”平台,建设众创空间200余家、 省级孵化器61家、创业辅导基地368个。
———到2016年6月底, 云南认定的省级众创空间面积已达12.7万余平方米, 服务创业团队1000余个、 创业企业600余户, 吸纳5600人就业。
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 全国新登记企业401万户,同比增长27%,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6万户。
蓬勃增长的数字,反映了营商环境的改善。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降低创新创业门槛,积极破除制约发展的制度瓶颈,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生态环境。
继2015年10月1日企业注册登记实现 “三证合一”之后,今年10月1日起, 我国全面实施 “五证合一” “一照一码” 登记制度,进一步降低开办企业的制度性成本。2015年, 我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减免税3000亿元以上;继2015年降低失业、 工伤、 生育保险费率后,今年又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失业保险费率……
一项项政策红利实实在在落到了创业者身上。听说入驻杭州 “梦想小镇”后,创业阶段有各种减免税政策, 租房、 用电等还有补贴,创业者高兴地说: “在这里,政府负责阳光雨露, 我们负责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