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近日,农业部印发《“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子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指导农业各行业、各领域和各地方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依据。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应对挑战的任务相当艰巨。
为此,《规划》明确,要以建设智慧农业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着力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
根据《规划》,到2020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成为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生产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核心技术、智能装备研发与集成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栽培、畜禽水产养殖、农机作业、动植物疫病防控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适宜农业、方便农民的低成本、轻简化、“傻瓜”式信息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
——经营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运用互联网开展经营的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大幅上升。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作用显著增强,带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应用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网上零售额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
——管理数据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初步建成,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完成云化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农业行政审批、农产品种养殖监管和农资市场监管、土地确权和流转管理、渔政管理等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成运行。
——服务在线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及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基本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大幅提升,农业新媒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80%。推动乡村及偏远地区宽带提升工程实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
《规划》围绕五个方面提出了18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着眼于补齐生产信息化这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短板,提出突破大田种植业信息技术规模应用瓶颈、推进设施农业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强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推动渔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等5项任务。二是促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提出了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破解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瓶颈、大力培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等3项任务。三是推动农业政务信息化提档升级,提出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强化农业政务重要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4项任务。四是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便捷普及,提出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强农民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促进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3项任务。五是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支撑基础,提出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创新、培育壮大农业信息化产业、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3项任务。
为支撑上述任务顺利完成,农业部将推进农业装备智能化工程、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建设工程、农业政务信息化深化工程、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等八项重点工程建设。
关于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规划》提出,以省为单位,以企业为主体,重点开展鲜活农产品社区直配、放心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休闲农业上网营销等电子商务试点,加强分级包装、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社区配送等设施设备建设,建立健全质量标准、统计监测、检验检测、诚信征信等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品牌营销、技术支撑等配套服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在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中强化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重大培训工程中安排农业电子商务培训内容,与电商企业共同推进建立农村电商大学等公益性培训机构,组织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平台应用、网上经营策略等培训。开展农产品电商对接行动,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经销商、国有农场和农业企业对接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促进“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名特优新”等农产品上网销售。
专家表示,《规划》的实施,将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分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