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卫市中小企业公共综合服务窗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我们
新闻中心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大利好! 国务院出“硬招”降低企业成本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24 10:12:42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成本过高成为抑制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15年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人工成本快速攀升是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79%的企业反映了这个问题;融资问题也是企业反映的焦点问题,66%的企业反映“融资成本高”;66%的企业反映“资金压力紧张”;反映“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税费负担重”、“市场增长乏力”、“招工难”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54%、52%、49%和43%。

 

  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降低企业负担被列为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重点任务之一,提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

 

  今年以来,国务院层面已经就减税降费等降成本举措进行多次部署,各部门也出台多项政策,地方层面的降成本方案也在密集出台。

 

  7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

 

  8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8个方面推出30项措施助企业降成本。

 

  《方案》提出,经过1—2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

 

  专家指出,降成本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能有效缓解实体经济企业困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还能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对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降税费

 

  税费的降低,需要政府综合考虑与决定。可以肯定的是,税费的降低将提振企业信心,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方案》提出,要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首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

 

  据了解,今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这也预示着5000亿元减税大幕正式开启。

 

  第二,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修订完善节能环保专用设备税收优惠目录。

 

  第三,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清理规范涉企收费。

 

  第四,取消减免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小微企业免征范围。

 

  专家表示,降税费这项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落实。为此,《方案》明确了具体操作的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这将有利于工作的推进与落实。

 

  降低五项“成本”

 

  降低企业成本,除了降税费以外,还可以从融资成本、人工成本等方面着手。

 

  ——融资成本如何降?《方案》提出六点,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二、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加大融资担保力度;三、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和监管指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四、稳妥推进民营银行设立,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五,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合理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六、引导企业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提高企业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比例。

 

  专家指出,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更为突出。为此,有关部门应该贯彻差别对待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业内人士表示,这可以通过大数据对中小企业进行征信来解决。目前,有银行利用大数据,开发预警系统等工具,动态监测企业账户行为、经营状况等信息,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制度性交易成本如何降?《方案》提出:一、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设;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三、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合理降低服务收费标准;五、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减轻企业负担。

 

  专家表示,交易成本较高的原因是企业始终面临玻璃门、弹簧门等障碍,简政放权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为此,建设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对民营实体经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近年来我国也一直强调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分析人士表示,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将有效打击企业违约的道德风险行为,促进市场出清,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成本如何降?《方案》提出:一、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采取综合措施补充资金缺口;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规范和阶段性适当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三、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

 

  据了解,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我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每年预计为企业减负1000多亿元。

 

  关于最低工资,《方案》提出,统筹兼顾企业承受能力和保障劳动者最低劳动报酬权益,指导各地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和调整频率。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强调的是合理。预计未来工资增长将更多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率提升,就业市场预计将更有弹性。

 

  ——用能用地成本如何降?《方案》提出:一、加快推进能源领域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二、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合理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三、完善土地供应制度,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专家表示,按照《方案》所述,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工业用地的使用者可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将可减轻用地对企业现金流的压力,降低工业企业用地成本。

 

  但是,应该看到,在当前降税降费财政减收压力下,“土地财政”仍然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推进土地出让改革阻力可能较大。“迎难而上”将是对地方政府的一个考验。

 

  ——物流成本如何降?《方案》提出:一、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运输新业态;二、合理确定公路运输收费标准,规范公路收费管理和监督执法;三、规范机场铁路港口收费项目,清理不合理服务收费。

 

  将上述三项措施落实到位,我国将可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现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由目前的4.9%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工商业企业物流费用率由8.3%降低1个百分点左右的目标。

 

  今年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以降低物流成本。其中,“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将利于物流企业降成本、增效益。

 

  除了上述六大“降成本”措施外,《方案》还提出,第七是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包括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开展投贷联动试点,鼓励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金融租赁方式盘活存量资源,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等;第八是鼓励引导企业内部挖潜,开展技术、管理和营销模式创新,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加强目标成本管理等。

 

  有分析人士表示,《方案》的一大亮点就是将降成本措施都细分到了具体部门,如此将有效地促进《方案》的实施和推进。

 

  专家称,上述的“税费”+“五”成本等这些项目,是企业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如果此次《方案》中提出的八条降成本举措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将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主要运营成本,并从根本上激发企业活力,使企业轻装上阵,提升企业投资意愿和创新能力。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方案》是贯彻执行供给侧改革在降成本方面的具体落实政策。随着各项政策落地,下半年工业企业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利润有望继续改善。

 

  有业内人士表示,《方案》的出台,给企业降成本带来了“阳光”和“雨露”。但是企业想要发展壮大,还需打好自身“根基”,这需要靠技术,靠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