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卫市中小企业公共综合服务窗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我们
新闻中心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加快实施供给侧改革 船舶产业劲吹转型风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19 10:56:42

    八月的如皋港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产业园区,骄阳似火,绿树掩映,附近的几条老街也在蝉鸣中重拾了往日的喧嚣,居民老徐家几间空置了数年的房子也被船厂工人租了过去……经历了数年的寒冬后,如皋船舶海工及配套产业在这个盛夏仿佛触摸到一缕暖意。


  今年上半年,如皋港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产业园区实缴税金5931.54万元,同比上升了5.26%。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数据还是在园区企业应税销售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实现的。一升一降间,正是如皋船舶行业通过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降成本、增效益,实现了发展质量的大提升,重拾市场竞争力。


  强合作补短板


  这几天,南通瑞泰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与中远船务集团合作的巴西FPSO支墩项目正在抓紧推进,确保按计划完成钢结构制作及油漆作业。


  对于中小型民营船企来说,与国有大型船企合作,其意义不仅仅是依靠大企业的订单解决“活下去”的问题,更需要借助大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实现自身实力的跃升,从而有机会迈进更高更新的发展领域。


  去年8月中旬,瑞泰船务租赁的中远船务大型浮船坞“中远佘山”号经过两天的“迂回迁徙”缓缓停靠妥泓北沙港池,该船坞拥有80000吨的起重能力,大大增强了瑞泰船务的修船能力。事实证明,其后短短四个月时间,瑞泰船务就完成66条船的修理任务,企业产能得到成倍释放。


  “一直以来我们的销售额都徘徊在亿元左右,去年跟中远船务合作后,销售额一下子攀升到2亿多。”瑞泰船务负责人表示,这标志企业在开拓修船经营模式、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上取得新突破。


  重创新占高端


  “尽管对于整个船舶产业来说,现在处在一个低迷的状态,但是对于其中部分船型来说,市场形势还是乐观的。”新华泰重工副总经理马贞强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为适应市场需要作出重大调整。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近年来,新华泰重工果断将发展重心从散货船制造转向不锈钢化学品船和双燃料集装箱船制造,并迅速打开一片天地。“可能就在8月份,我们将会有一大批新船订单生效,这样我们手持特种船舶订单总数将突破20艘。”马贞强说。


  华泰集团完成股权重组后引进了原明德重工生产、技术主要管理人员,并与江苏现代造船合作,建立了数字造船模式,优化造船流程,从根本上提高造船效率,新华泰首制船就创造了105天顺利下水的行业奇迹。


  “原先明德重工在化学品船的设计建造上,在欧洲市场就有很大的影响力,这部分技术人员基本上都加盟了(新)华泰,这为企业转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新华泰技术部部长严勇告诉笔者,新华泰转向特种船型也是深思熟虑后的明智之举。


  当前,新华泰正在加紧推进班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建造效率40%以上。“今年,我们的销售额预计在6-7亿元,但是明年随着一批订单的船舶开始建造、支付,销售额会有一个大的跃升,预计能达到13-15亿元。”马贞强表示,新华泰已经到了收获的阶段。


  练内功谋长远


  “行业发展就像爬坡过山,往上的每一步都非常艰难,但滑下去太容易了。所以在行业困难的时候,企业千万不能松懈,一旦滑下去再想爬上来就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因此,这几年我们一直都在储备人才、苦练内功。”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建新给笔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刚刚过去的一年,海通成功通过了省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获批了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入选了国家工信部第二批船舶行业“白名单”,这份成绩单是值得骄傲的。


  “虽然单从报表上的数字来看,我们没有太大的增长,但我们的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等都已经发生了质变,这三块牌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崔建新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适应市场的需要、锻造出属于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厚积方能薄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后,海通凭借自身在钢结构处理方面练就的深厚功力,跟中铁山桥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船舶制造外,延伸了钢结构加工业务,首批即签订9万吨项目。此外,海通还将发展目光瞄准国际市场,在东南亚市场上收获了100多艘小型游轮的优质订单。


  崔建新向笔者透露,他们正在洽谈一笔企业有史以来的最大订单,一旦签约,企业未来四五年的发展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