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1-7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914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1%,增速比1-6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4%,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
同期,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16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1%,增速比1-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31%。
从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从年初的6.9%到现在的2.1%,再次创下新低。是什么原因造成民间投资增速的回落呢?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民间投资增速回落的原因包括:
第一,与市场的周期性调整有关系。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复苏疲软,出口压力比较大。国内传统产业和市场有效需求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虽然收窄,但还是在下行,传统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还是比较低,多数传统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不到3%。面临这样的市场环境,一些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与制度的准入有一定的关系。新兴产业和一些服务业,目前还处在上升期,发展空间比较大,民间资本还是愿意投的。但改革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些服务业,包括电信、油气,民间资本不容易进入,这也是影响民间投资的一个因素。
第三,与资金来源有一定关系。民间资本的来源渠道主要靠自筹资金,银行贷款这边尽管政府做了很大努力,但是调研中发现一些民营企业家反映还是存在着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上次国务院督导组反映的情况也表明,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够的问题,在一些政策落实上还需要加大力度。
第四,洪涝灾害的影响。今年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0.9度,是自1961年来的第三高温天气,再加上洪涝灾害的影响,影响一些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这些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投资增速出现了一些波动。
降幅收窄 工作有成效
数据显示,尽管民间投资增速继续下滑,但是回落幅度在收窄。
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比1-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1%,回落了0.7个百分点,比1-6月回落幅度收窄0.4个百分点。
盛来运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各地加大民间投资的工作还是有成效的。
上半年,针对近期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为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国务院部署开展了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专项督查和第三方评估调研。
随后,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针对民间投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具体政策。
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各地促进民间投资典型经验和做法》,共计60条。
盛来运表示,从中长期角度看,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结构在调整,传统行业投资的空间肯定在收窄,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长期趋势角度来看下滑有一定合理性。这种增速回落是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
从后期角度看,虽然有压力,但是也有支撑投资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比如,民间投资,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各地在积极落实,政策效应在继续发挥。另外,基础设施投资在我国还有很大空间。基础设施投资在这个阶段是稳投资的重要“压舱石”。
有专家表示,民间投资增速回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国各地也在力促民间投资增长。相信在未来,只要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实,再加上市场环境的变化,民间投资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