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卫市中小企业公共综合服务窗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我们
新闻中心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汇川:借助“互联网+”上演“逆袭” --宁夏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11 09:47:39

 编者按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经信委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我区先后涌现出一批智能企业、智慧工厂、工业云服务等企业,对推进工业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引领作用。2015年,我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48.78,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到41.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29.3%,走在了全国前列。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我区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中国服装市场的“冰河期”确定为真的来了,才两三年光景,许多知名服装企业就关门了。宁夏汇川服装有限公司却在这时上演了“逆袭”,服装定制的产能与质量进入国内前三甲。

  客户网上挑款式,汇川依据照片量尺寸

  本世纪之初,汇川就开始尝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装工业生产模式。汇川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863计划应用示范单位”。

  近年来,中国大量消费者远赴海外采购,给我区服装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课。几天前,汇川公司总经理侯建军告诉记者,在国际品牌服装虎视眈眈的市场环境下,面对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如果不及时转型升级,服装企业一定会被市场淘汰。

  2014年,汇川看到了服装定制市场的巨大需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解决了个性化定制和规模化生产的矛盾,实现了向“以需定产,量体裁衣”个性化定制模式的转型。

  “个性化定制,对客户来说只是动动手指的事,对企业却是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侯建军说,个性化定制最大的瓶颈在于对大数据的采集和运用。以西服“打版”为例,过去一个熟练的裁剪师一天最多能打两个版,要生产1000套西服,需要500名经验丰富的专业设计师同时工作,费时费力。

  “现在消费者只要通过电脑或手机进入汇川公司网页,选择智能定制,眼前就会跳出各种版型的服装。消费者可根据需要,预订西装、衬衫、大衣等。如选择西装,就会出现格子款、净色款等多种面料。点开衣领就会出现驳领、平驳领或是戗驳领等。全部选好后,点击效果预览,便会有一名模特儿穿着消费者定制的衣服,出现在屏幕上。”汇川公司副总经理李健伟用手机给记者演示了整个定制过程。

  李健伟说,款式确定后,消费者可到就近的门店量体。如果不想去门店,消费者可将自拍的人体正面照、侧面照和背面照发到汇川公司网页上。公司软件将根据照片自动生成人体影像,分析人体结构,得出准确的服装制版裁剪数据。这样全球各地的消费者,均可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工厂下订单。

  自治区经信委主任沈左权说,汇川公司通过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借助“互联网+”,开创宁夏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先河。

  仅需1周,1件定制服装客户就能穿上身

  汇川公司的服装研发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升级改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生产有序,流水线顺畅,交接无缝,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生产效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孕育出一个全新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的服装智慧工厂。

  记者在汇川公司制衣车间吊挂生产线看到,先进的自动化工业缝纫机器不断轰鸣,数百名工人在流水线的各个工序上忙碌着,每一件衣服,无论款式、面料和设计细节都完全不同。李健伟说:“他们正在做的,就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手段,完成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个性化订单。”

  侯建军告诉记者:“个性化定制服装在线下单平台的应用,是传统服装企业借力‘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的一次关键尝试。一件定制服装从下单到最终送到客户手里,只需一周时间。消费者还可像上淘宝一样,时时跟踪自己订单的进展情况。”(记者 阎文华 实习生 谭景元)